常校长与“物五学风”

期次:第1643期       查看:235


  在 2017 年 11 月12 日举行的华东 师大物理与材料科 学学院校友联谊会 成立大会上,表演 者朗诵了一位1964 年入校的物理系校 友蒲忠惞在多伦多 写的扣人心弦的诗 篇《丽娃河上的星 光》。其中有一句: “勤奋更须好经验, ‘物五学风’传新生, 常溪萍校长乐推 荐”。我第一次知道, 常溪萍校长居然亲 自向一年级新生推 荐“物五学风”!可见 常校长对“物五学 风”的重视。这勾起 了我对当年“物五学 风”的回忆。
  我是1959 年9 月进入华东师大物 理系的。据说由于我 们是重点大学重点 系,从我们这一届开 始,学制由四年改为 五年。刚入学时,我 们年级共分4 个班。 到了三年级就按照 专业分成了6 个班: (1)班是理论物理, (2)班是光学,(3)班 是磁共振,(4)班是 实验核物理,(5)班 是无线电电子学, (6)班是微波。1963 年9 月到1964 年 7 月,刚好是五年级。
  当年同学们怀着要改变祖国“一 穷二白”的面貌而发愤图强、刻苦学习 的决心,树立为建设祖国“四个现代 化”而认真钻研、攀登科学高峰的目 标,要培养自己既动脑又动手、一丝不 苟、严谨求真的科学实验态度。许多同 学一早就念外语、背单词,课前做好预 习,上课开动脑筋、专心听讲、认真做 笔记,课后及时复习,晚自修背了个大 书包就去图书馆找参考书,如饥似渴 地学习课外新知识,包括刚问世不久 的激光技术、红外遥感技术、微波、核 磁共振、热核反应等新科技。班级里学 习好的同学主动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 学,加深了同学间的友谊,也使全年级 的学习成绩整体提高。自觉刻苦学习, 在全年级蔚然成风。
  1963 年下半年,“物五学风”引 起了常溪萍校长的注意。
  先是原物理系总支书记杜文林 等人提出,物理系五年级的良好学风 值得总结。然后是时任党委政工处副 主任张婉如向党委汇报工作时谈到 了此事。
  常校长对此早有所闻,立即同意 总结“物五学风”,他随即派张婉如老 师和姚祚训老师一起到物五调研总 结。在物五同学自己总结的基础上, 经过3 周紧张的工作,写出了总结报 告,送到了常校长手里,经他修改定 稿。并在政治处办公会议上通过。
  “物五学风”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学习目的明确。同学们都有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准备将来当一 名优秀人民教师的胸怀;二是攀登科学高峰的雄心;三是刻苦钻研、学得主动、学得 活泼的学习精神;四是善于动脑、勤于动手、一丝 不苟、严谨的实验操作的态度;五是惊人的毅力,大部分同学都 要攻读两门外语,每天一小时的早自 修学外语,有持之以恒的决心。
  为了推广“物五学风”,常校长亲 自主持召开全校师生大会。大会上常 校长对“物五学风”作了点评,号召全 校学生都要学习物五的好学风,以振 奋自己的学习精神,端正自己的学习 态度,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次“物 五学风”介绍大会引起了全校师生的 共鸣和盛赞。
  为了扩大效果,会后还专门组织 了“物五学风”展览会,展出了物五学 风总结全文,也展出了同学们的听课 笔记、读书心得、实验报告、照片、历 年成绩统计表等,图文并茂,参观的 人们看到了这个生动形象的榜样,引 起了全校学生学先进的热潮。
  总结和推广学生的优良学风,这 在全国高校中也是首开先河的。
  上海市的媒体作了报道,高教局、 国家高教部发了简报,“物五学风”由 此推广到了全市,乃至全国高校。
  常校长不仅重视高校学生的优 良学风的形成,而且也很重视学校的 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这也是“物 五学风”形成的相辅相成的内在因素。 他尊重教授和青年教师,特别是国外 归来的老教授,希望他们在教书育人、 办好学校中发挥积极作用。针对师范 大学要不要搞科研的问题,常校长认 为,师范大学应该搞科研,必须搞科 研。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师范大学的先 进性,学生在校期间就会搞科研。华东 师大要向一流的国外大学学习,努力 办成一流的全国重点大学。
  我1964 年毕业留校,学校要我 提前一个月报到,我8 月份就到了学 校,参加了“物五学风”文稿整理和展 览会的布展工作。没想到推广“物五 学风”这项工作都是在常溪萍校长亲 自关心和过问下进行的。
  目前在华东师大“网上校史展” 里,还展出着当年“物五学风”的照片。 而在学校的档案馆里,还保存着“物五 学风”的总结文稿以及展览会的照片 和实物的文字解说。看到这些,就让我 缅怀起这位一心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才 兼备的人材的常溪萍校长……(作者系物理系教授□蒋可玉,该文由其 同窗好友沈杏珍、方正协助整理补 充,并参考了姚祚训老师纪念常溪萍 诞辰100 周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