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祖国,为上海打call

华东师大师生快闪拉歌表白“我爱你”

期次:第1669期       查看:75

本报记者 吴潇岚 戴 琪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当熟悉的旋律响起,师生们循声而来,从校园中的四面八方汇聚在华东师大闵行校区图书馆前。笑容洋溢在每一位师生的脸庞,熙熙攘攘的人群汇聚成了红色的海洋,从倾听到合唱,将祝福化作同一首歌。
  接续奋进:立足上海与新中国同向而行伴随着朝阳和歌声的旋律,画面首先从黄浦江岸来到群贤堂前。1951年10月,五星红旗在华东师范大学群贤堂前的草坪上升起,新中国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在上海苏州河畔成立。
  当国旗冉冉升起,镜头从中山北路校区转向闵行校区。华东师大“一校两区、联动发展的办学格局正是学校根据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实现的自我突破和全新跨越。
  砥砺前行的华东师大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教师教育领先、文理基础学科优势明显、国际化程度较高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大半个世纪以来,华东师大立足上海,服务全国,将学校发展和国家、上海发展紧密结合,一代代师大人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无愧于时代的华章。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华东师大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院长何积丰院士和平日上班一样,一早就出现在理科大楼快闪活动拍摄现场。何积丰1943年出生,是上海高校最早一批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之一,荣膺“上海市科技功臣”。他两次远渡重洋,负笈求学十余载,见证了时代变迁,也是新时代科技创新的亲历者和推动者。
  上海市教卫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高校上海市先进工作者杨国荣教授正在丽娃河畔的24小时书吧和同学们交流。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杨国荣表示,“这一代学人特有的对现实的关切、不同程度的理想意识和使命意识,对文化传承、世界变迁、人类命运的关怀,深深影响着其人文研究和学术思考。”
  80后青年科学家代表、华东师大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吴健和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叶海峰等也出现在活动现场。他们和很多青年科学家一样,放弃国外科研机构抛出的“橄榄枝”,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黄浦江畔成就一番事业。活动中,他们一同为祖国献歌,展现了华东师大人接续奋进,以奋斗作为生命底色的追梦历程。
  育人沃土:展开别开生面的思政大课堂师生同唱一首歌,共同感受蓬勃涌动的爱国热情。在参加演唱的人群中,有4位“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们是:“玉米炒葡萄”创意菜发明人刘玉红,奥数国家队总教练熊斌,中文系教师吕志峰和思政课教师闫方洁。刘玉红把研究创意菜比喻为“解题”,不断变“花样”只为了让同学们“多吃点健康食品”;熊斌带领国家队多次斩获奥数大奖,更期盼同学们学会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吕志峰讲好国学原典和中国故事,把《古代汉语》上成了学生的秒杀课;闫方洁用“真信、真懂、真爱”打造“年轻、可爱、行动力爆表的马克思主义”课堂。他们岗位不同,各有专攻,但都有同一个特点:坚持育人为本,深耕在大学这片育人的沃土上,为人才成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参演其中的还有《师说》的演唱者音乐学院教师石春轩子,世界羽毛球锦标赛金牌获得者、华东师大体育与健康学院王仪涵等一大批青年教师代表。
  白发苍苍同样歌声嘹亮。人群中,华东师大老教授合唱团的老师们一身华服,格外引人瞩目,他们平均年龄约75岁,绝大部分都经历了上海解放。老教授们用歌声向现场的青年学生传达着在年轻时代就一直坚守的最美好的志愿: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生。
  塑造心灵:形式多样的美育实践展示翻飞的艺术体操飘带为现场注入了青春活力,表演者正是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的全明星健美操啦啦操队,华东师大将此次快闪活动也作为其形式多样的美育实践展示。
  参演人员除了自发前来的师生之外,囊括了教职工太极拳协会、教职工长跑协会、教职工京剧社等教职工兴趣团体,以及学校师生的各类业余、专业艺术团体:学生艺术团、音乐学院交响乐团、音乐学院华韵合唱团、老教授合唱团、教工合唱团、心节奏合唱团、丽娃童声合唱团、阿卡贝拉合唱团等多个群体。
  刚拿到“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的心节奏合唱团,是一个全部由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学霸”们组成的音乐团体,是沪上大学中少见的由非专业院系组建的合唱团。合唱团成员、2017级本科生王云汐说,“《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听过很多遍,这次快闪中唱响,让我由衷感动于全校师生对祖国的热爱。”
  这次快闪是各类艺术团体的集体亮相,为华东师大的美育成果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